•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新药信息

关注今日:35 | 主题:602526
论坛首页  >  新药与信息讨论版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四月份专题讨论】 面对国内新药研发的现状,新药研发未来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如何?请大家谈谈各自的观点,通过交流和讨论,以便有所启发 [精华]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zhvling
zhvling
常驻站友

  • 1
    积分
  • 2
    得票
  • 17
    丁当
  • 179楼
仿制和改剂型本来也就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然改剂指简单的片剂、胶囊、颗粒等之间的互相改变),企业只所以还一再看好这样的产品,不就是一个资金问题吗?认证一般企业也最少要投资上千万元,才能通过GMP的认证。设备按要求进行了更新,其生产能力与原设备相比,恐怕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严重的资源浪费,企业的运行成本也因为要应付各种检查和维持日常生产的经营不断攀高,如果没有新的产品进行补充的话,其后果可以想象。企业只能考虑在仿制或改剂这样投资不大的产品上进行开发,希望能给企业谋一个发展的路子,以图日后更大的发展。

技术含量高的品种谁不想做啊?那得有钱!
2006-04-17 10:05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首套【肺石医生】表情上架啦,一起斗图吧!
apha
apha
常驻站友

  • 5
    积分
  • 1
    得票
  • 116
    丁当
  • 180楼
看了诸位的精彩发言,也想掺和掺和,有关新药的问题jinwsapa已经说的非常全面,就仿制和改剂的问题说一点自己的拙见:
现在的研发(姑且叫研发吧)状况,几乎所有的品种都仿了、改了,但实际上说,不管产品的质量上,还是生产的成本上,有改观的有没有?其实仿制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从原料药来说,通过踏踏实实的研究,能够减少合成步骤,提高收率,降低成本;或者质量比上市的更好,就算你是第100家仿制,你一样有生存的空间。从制剂来说,举个例子,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泡腾片,敢不敢和拜尔的阿斯匹林维C泡腾片比较比较,拜尔放上三年的片子从各个指标上基本没有变化,可国内的呢,我看放一年不变的不多吧。所以只要你的技术含量高,有特点,仿制为什么不能做。
当然,以上说法是建立在良好的市场机制下的,否则都是扯淡。
2006-04-17 11:06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首张“新冠患者分子全景图”
windlight
windlight

丁香园荣誉版主

  • 246
    积分
  • 673
    得票
  • 1684
    丁当
  • +1 积分
  • 181楼
一个学科能用量化指标或者能用数学说话,说明这个问题就成熟了。

建议这个讨论除了大家发发牢骚或头脑风暴,最好收集和形成一个比较公认的数据体系,丁香园也可以形成这个基于自己内部人员的一个季度或年度调查报告。

我想到了这几个方面,欢迎各位拍砖补充。
中国新药研发的从业人员数量,待遇,新药研发的人员结构(注册,知识产权,试验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等),中国新药研发的平均成本,平均周期。新药研发的技术路线,仿制药申报的比重,市场的比例(金额,品种),中国新药研究的产出水平(专利,申报临床数,生产数,销售数,盈利数,商标数)等。这些是一个宏观的数据。

经济决策说到底就是一个机会成本的选择。

中国的制度漏洞给了一些人投机的成本,这些漏洞的机会逐渐在消失,那么影响一个企业家的投入新药研发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的权重又是多少。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因素,还有那些微观成面的因素,请各位补充。
我认识一个风投老总,他总体上对医药行业是悲观的,主要因素就是商业贿赂问题,这个无底洞是投资者很难预见和不可控的。

对于项目管理人员来说,中国的新药研发可供选择的市场空间,与自己的技术资源特长空间重合度怎样,还是大家都没有创新的积累,可以什么都能做。这个细分市场的空间,和各个细分市场的top5企业或研究所,又没有数据。

你的合作伙伴是不是最优秀的,决定了你是不是最优秀的。这个竞争或圈子的门槛在中国是需要多少代价。

这些数据的深度挖掘,才能有效传递信息,大家才能百尺竿头更近一步。
2006-04-18 11:30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浙一咋了??爆炸了???
budbud
budbud
铁杆站友

  • 48
    积分
  • 75
    得票
  • 845
    丁当
  • 182楼
windlight
一个学科能用量化指标或者能用数学说话,说明这个问题就成熟了。

建议这个讨论除了大家发发牢骚或头脑风暴,最好收集和形成一个比较公认的数据体系,丁香园也可以形成这个基于自己内部人员的一个季度或年度调查报告。

我想到了这几个方面,欢迎各位拍砖补充。
中国新药研发的从业人员数量,待遇,新药研发的人员结构(注册,知识产权,试验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等),中国新药研发的平均成本,平均周期。新药研发的技术路线,仿制药申报的比重,市场的比例(金额,品种),中国新药研究的产出水平(专利,申报临床数,生产数,销售数,盈利数,商标数)等。这些是一个宏观的数据。

经济决策说到底就是一个机会成本的选择。

中国的制度漏洞给了一些人投机的成本,这些漏洞的机会逐渐在消失,那么影响一个企业家的投入新药研发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的权重又是多少。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因素,还有那些微观成面的因素,请各位补充。
我认识一个风投老总,他总体上对医药行业是悲观的,主要因素就是商业贿赂问题,这个无底洞是投资者很难预见和不可控的。

对于项目管理人员来说,中国的新药研发可供选择的市场空间,与自己的技术资源特长空间重合度怎样,还是大家都没有创新的积累,可以什么都能做。这个细分市场的空间,和各个细分市场的top5企业或研究所,又没有数据。

你的合作伙伴是不是最优秀的,决定了你是不是最优秀的。这个竞争或圈子的门槛在中国是需要多少代价。

这些数据的深度挖掘,才能有效传递信息,大家才能百尺竿头更近一步。

这位前辈说的好,是一盏灯。有积累的前辈们应该在这个帖子的基础上作完善补充。

如果有希望,我希望跟你干。
2006-04-18 20:20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辞职心路(附选择科室的注意事项)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