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新药信息

关注今日:0 | 主题:604124
论坛首页  >  新药与信息讨论版   >  行业动态与评论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分享】新药研发简介系列 [精华]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SBC123
SBC123
全科
铁杆站友

  • 72
    积分
  • 910
    得票
  • 3555
    丁当
  • 107楼
mc2012
从药源慕名而来。对楼主难免有点小仰慕,哈哈。
言归正传,这九条感觉还是不够过瘾,有的地方展开一下就更好了。
重读一遍,收获、感触和思考还是不少。

只对最后一条谈点个人看法。我认识的人大多都认为运气是最重要的。这也合乎情理。毕竟现在药化还远谈不上科学,所以5规则什么的才会迄今依然被人看重。还是对象太复杂,超出了俺们理性的边界了,而作为人来讲总还是希望能抓住点什么,多少有点安全感不是,呵呵。不过呢,理解上有一点和楼主稍稍不同,也许个案来讲运气是主要因素,但是从药物研发的宏观历史进程来讲,我更愿意把这些所谓的运气,比如找到抗生素等,称之为一代代人付出的必然结果,我称之为发现。。。
当然,作为个人来讲,不少大师级的药物化学家穷其一生可能也没能做出特别好的“贡献”,每念及此多少是让人很沮丧:世上有件事,是无论你多么努力多么认真也不见得能做成功的。。。
那么,对于进入这一行的人来讲,我的理解是,多学习(比如看楼主的文章呵呵)积累交流,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多思考,抓住可能的机遇,是的,“怀才不遇”是非常可能的,但若是“有遇无才”那才是真的遗憾。


谢谢你的关注。

偶然,必然有点哲学的意思了,肯定是仁者见仁的事。新药肯定是有必然的成分,不然咋只有几个国家能做出药呢?但是的确在公开发表的东西中,研发过程被过分包装成一逻辑清楚的活动。这样误导年轻人。我按这逻辑做咋木有做出新药呢?因为这逻辑只在某些时候管用,但没人告诉你是什么时候。
2012-04-29 09:33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实名质疑同行医生再发长文:请求国家早日设立医疗红线
jinqiu0214
jinqiu0214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1
    得票
  • 24
    丁当
  • 108楼
楼主能否分析下国内做创新药的优势和劣势,多谢!!
2012-05-01 14:30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医院合并,有实力的和嘴炮的谁会更容易留下来?
mc2012
mc2012
常驻站友

  • 4
    积分
  • 15
    得票
  • 45
    丁当
  • 109楼
SBC123
谢谢你的关注。

偶然,必然有点哲学的意思了,肯定是仁者见仁的事。新药肯定是有必然的成分,不然咋只有几个国家能做出药呢?但是的确在公开发表的东西中,研发过程被过分包装成一逻辑清楚的活动。这样误导年轻人。我按这逻辑做咋木有做出新药呢?因为这逻辑只在某些时候管用,但没人告诉你是什么时候。


是这个道理。不同于有机化学,药化的文章象JMC什么的自有他的逻辑了,看看能有些启发就好,不必当真,特别是看见太“漂亮”的文章还是留个心眼为好。
谈到误导年轻人倒也没关系,新人自有新人的优势,能做到独立思考这一点一般也不会怕这个,对药化而言个人体会倒是工作中积累的所谓经验慢慢的会成为一把双刃剑,很容易就让人变得比较教条主义了。。。

还是期待兄台再续几段,比如谈谈对药物毒性的认识,对一些企业成功个案的个人体会等,呵呵。谢谢!
2012-05-02 22:16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新冠疫苗的奥秘——如何选择疫苗抗原?(转载)
楼主 SBC123
SBC123
全科
铁杆站友

  • 72
    积分
  • 910
    得票
  • 3555
    丁当
  • 110楼
新药研发简介(十):假阳性和假阴性

一千多年前,韩愈老夫子写过一篇伯师傅相马的故事,文中写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如果把伯乐(或奴隶人)换成药厂,把千里马换成新药,韩老夫子整个就一个预言家,说的就是现在新药研发的状况。

药物研发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并不像字面上那么简单。所有在研发过程不同阶段中被淘汰的化合物都可以被看作是某些测试的假阳性,因为正是有了这些假阳性结果才使这些化合物没有更早地被淘汰。而临床的意外发现或某些人的冒险成功把已经判死刑的化合物变成药物则可被看作是判它们死刑的那些测试的假阴性。但实际情况要更复杂。相当比例的失败化合物被淘汰可能是被误伤,也可能是成了某些测试的假阴性牺牲品。也有上市药物在使用中被发现有问题而被撤市的,所以自己当年的成功是假阳性。这就是新药研发的无间道。

任何研发程序都不可能100%准确,即假阳性和假阴性会永远存在。即使伯乐伯师傅也肯定有看走眼的时候。但在100%和0%之间还是有很大空间。我认为目前的研发机构普遍对假阳性过于恐惧,而对假阴性过于宽容。这对研发的效率非常不利。现在研发程序越来越复杂,谁都想为枪毙一个化合物做点贡献以显示自己部门的重要性。这个规则那个测试,谁都想帮你找出掩藏在人们内部的阶级敌人。理论上讲,越早失败,越低成本失败,损失越少。但物极必反,如果不想承担任何大于0的风险那只会淘汰所有化合物。历史上几乎所有首创药物都曾经九死一生。如果按今天的逻辑多半会成为体制的假阴性牺牲品。拿咱们自己的三氧化二砷和青蒿素来说,如果它们出现在今天的HTS,多数公司的先导物挑选人员会以多个理由把它们去掉,跟本不可能继续优化别说上市了。以前讲过的prozac,在那时的动物模型中无效,第一个二期临床都失败了。3代beta-阻断剂当时是禁用于心衰病人的,惠氏把它放进心衰的临床实验是有很大争议的。有人说他们是做**式的人体试验。

为什么大家对假阳性这么恐惧而对假阴性则包容很多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假阳性很多而且容易发现而假阴性几乎无法被证实。如果你走进某大药厂的研发会议,大叫一声这个项目肯定不行,你有95%的可能是对的虽然你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就是说淘汰一个化合物犯错误的机会很小。但新药是如此珍贵,错过任何一个药物可能使公司错过一个几十年不遇的机会。而抓住一个机会会使公司甚至整个行业兴旺十几二十年。如果现在老年痴呆的几个首创药物有一二个能成功,整个制药工业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因为会有一些me-too。

如果你的数据帮助公司终止了一个化合物,公司会奖励你为公司避免了更大损失。如果你怀疑那是假阴性而继续推进,如果在临床出现问题(仍然可能是假阴性),会有很多人说他们早就告诉过你这个傻瓜这化合物问题这么明显你还执迷不悟。反过来,如果你错误地终止了一个化合物,这个错误几乎永远不会被发现。即使别的公司最后把同类药物做上市,他们也不可能用你们的化合物,你还可以说你们的化合物就是有问题。如果你不相信我的理论,你可以试试从大公司买他们失败的临床药物,你要是能买到算你能耐。不是没有,但很少。

于是乎大家齐呼 “天下**!”呜呼!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2012-05-14 06:17
  • 投票 3
  • 收藏 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中山大学成绩出来了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